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以下问题。上右图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200米<H<1500米3℃<T<4.8℃ |
B.1000米<H<1300米3℃<T<4.8℃ |
C.1500米<H<1800米6℃<T<7.8℃ |
D.1200米<H<1500米6℃<T<7.8℃ |
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米、200米 | B.500米、150米 |
C.500米、100米 | D.50米、100米 |
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据此完成下题。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地 | B.消费市场 |
C.劳动力价格 | D.交通运输 |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利用廉价劳动 | D.方便产品运输 |
下图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过程。据此回答下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 B.气候优越 |
C.市场区位 | D.水源充足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B.城市人口增加 |
C.运输便捷 | D.城市居民收入提高 |
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应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学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下题。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已摆脱地域限制 |
B.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
C.该地区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
D.人们可以改变自然条件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
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较好 |
C.我国蔬菜的质量较好 | D.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较高 |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下列下题。读下图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 D.甲——城郊乳畜业 |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下题。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 B.沼渣,粪肥,塘泥 |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 D.菌渣,沼渣,塘泥 |
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
D.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