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是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不仅促进了文化成果共建共享,缩小了文化的数字鸿沟,而且传播了先进文化。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 |
B.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
C.大众传媒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介 |
D.大众传媒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在大力继承和弘扬大运精神的过程中,并不是人人都受到大运精神相同的影响,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 |
2011年9月1日,深圳市政府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长许勤在会上指出,从大运会的申办,等办到举办,全区各区各部门团结协作、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不负重托,大力培育和弘扬了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合力攻坚的协作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大力继承和弘扬这些崇高精神。弘扬上述大运精神有利于( )
①感召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感召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感召人们提高健康素质 ④促进我们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11年8月13日,某女士给《西宁晚报》打热线电话称,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我)、“酱紫”(这样子)等网络语言,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姐姐妹妹)、“灌水”等词。“亲,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2011年8月30日,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5-6题。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
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政治、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 )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