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西在《政治生活》某一主题的探究学习中查找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德国的Melander一家每周消耗食物:375.39欧元/500.07美元
日本东京都的宇生田一家每周消耗食物:17,699日元/317.25美元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Revis一家每周消耗食物:341.98美元
厄瓜多尔丁格的Ayme一家每周消耗食物:31.55美元
不丹 Shingkhey Village的Namgay一家每周消耗食物:224.93努扎姆/5.03美元
乍得难民营的阿布巴卡尔一家每周消耗食物:685 CFAF(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1.23美元
该组数据可以用来说明的主题是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
(1)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
(2)就“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拟订一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节约建议。

(11分)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有句名言: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他说:“一个人可以没有大学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能进不了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有人据此认为,只要个人主观努力,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结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2分)目前造成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不是来源于古代形成的沙漠戈壁,而主要是人为活动干扰后的沙漠化土地。我国北方4个沙尘暴主要源区为: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区,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地区及草原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区,内蒙古、陕西、宁夏长城沿线旱作农业区,而这些地区又是我国的比较贫困的区域。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谈谈这些沙尘暴区贫困与环境的关系。
(2)为防止沙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遏止环境的继续恶化,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2分)眼下,当很多城市正为“民工荒”而焦虑之时,不少农村地区也正面临着“争地风”的考验。在湖北、山东、江西、河南等农业大省,随着中央“一号文件”、“三补一免”等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要田,由此引发的各种土地纠纷大幅上升。从长期视角看,由“民工荒”引发的“争地风”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但是,“争地风”中暴露出的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些深层矛盾却是长期的,亟待在实践中妥善解决。一是保持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二是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与保障农民自主权的问题。三是农村各方利益该如何协调的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对于眼下解决“争地风”问题有什么哲学启示?

(16分)
材料一: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全国民族表彰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指出: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正确处理我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
材料二:西藏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特别是今年7月青藏铁路将要通车,给西藏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长期以来,西藏区内交通不便,资金缺乏,各种配套设施不完善,人们的市场意识不强,再加上教育事业落后,使导游这一群体也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致使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还远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1)结合材料一,从哲学常识的角度说明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西藏如何发展旅游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