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是一种遗传病,发病机制是某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所致。图示为某结肠息肉患者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已知I号个体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PC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l |
B.该遗传系谱图中所有女性患者均为杂合子 |
C.8号个体与正常男性婚配.子女患结肠息肉的概率为0 |
D.在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 |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B.AaBb
C.AAbbD.AaBB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三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A.1/8 | B.7/8 | C.7/16 | D.9/16 |
Rh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夫妇的Rh血型都是Rh阳性,已生3个孩子中有一个是Rh阳性,其他两个是Rh阴性,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是( )
A.B.C.D.
基因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80%相同,则人与小鼠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
A.20% | B.80% | C.11% | D.无法确定 |
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把 DNA被15N 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移到只含14N 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使其繁殖两代形成 4个新个体,则它们的 DNA中含14N 的链与15N 的链的比是()
A.3∶1 | B.2∶1 | C.1∶1 | D.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