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准确、快速 |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
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
D.调节作用范围局限 |
将两个抗花叶病基因H导入大豆(2n=40)袁筛选出两个H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花叶病植株A(每个H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A自交,子代中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A上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用荧光分子检测H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A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
B.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与根背光生长的关系及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的溶液中,用光水平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伸长量如下表。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
外源细胞分裂素(mg/L) |
根尖处理 |
||||||
0 |
0.01 |
0.1 |
1 |
10 |
根冠以上部位遮光 |
根冠遮光 |
完全剥除根冠 |
|
弯曲角度α(度) |
36 |
30 |
22 |
18 |
10 |
36 |
0 |
0 |
伸长量(cm) |
12 |
11 |
10 |
8 |
5 |
12 |
12 |
12 |
据此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A.细胞分裂素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细胞分裂素抑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从而减弱根的背光性
C.无法判断细胞分裂素是否具有两重性
D.根冠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后,合成生长素并向背光侧运输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酒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作为绿叶中色素提取的溶剂和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 |
B.将涂布器浸在酒精中、将外植体放入酒精持续6-7s均是消毒 |
C.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用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和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 |
D.用酒精洗去花生子叶染色后的浮色和解离后附着在根尖的卡诺氏液 |
如图甲、乙、丙表示人体细胞合成3种生物大分子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DNA复制,乙是转录,催化的酶不同,需要的单体有三种相同 |
B.B细胞、浆细胞都能进行甲、乙、丙三个过程 |
C.丙过程中的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种肽链 |
D.不同细胞的相同DNA在进行过程乙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
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再次暴发,其高死亡率令人不寒而栗,目前已死亡超过5000人。该病毒由单股负链RNA分子等构成,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能通过诱导细胞启动微胞吞作用而侵入细胞,主要会导致T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埃博拉病毒能侵入细胞内部,说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一定限度 |
B.推测埃博拉病毒能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启动细胞的转运机制 |
C.用已痊愈者的血清帮助患者治疗,是利用了血清中的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
D.感染者的T细胞表达凋亡相关基因而导致数量减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