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有记者问:近期我们注意到国际上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一方面挑战了美国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国际事务上中国仍然在搭便车,请问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看法?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
②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③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社会树立起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④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浙江等地不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生产工业明胶,用于药用胶囊。这些不法厂商的行为
①违背了经济活动应遵循公平、平等、诚实守信原则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④说明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决定(草案)》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做出了八处修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据此回答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突出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能从根本上消除侵犯人权的现象
③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④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此法的修改,使“保护人权”和“惩罚犯罪”有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这表明我国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做到了
A.有法可依 |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 D.违法必究 |
林肯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揭示了
A.德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
B.法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
C.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D.法律比道德更为有效,因此要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小信诚则大信立”这句古语启示我们
A.大事要讲诚信,小事可以撒点谎 |
B.诚实就应该无所顾忌地说出一切 |
C.诚实不需要“善意的谎言” |
D.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
帮扶倒地的老人怕受诬告、购物怕买到假货、做生意怕客户赖账、看专家观点怕被忽悠、官员讲话怕有水分……这些“怕”产生的共同原因在于有些人的道德品质中缺失了
A.诚实守信 | B.勤俭自强 | C.艰苦奋斗 | D.尊老爱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