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
试剂 |
分离方法 |
① |
硝酸钾(氯化钠) |
蒸馏水 |
降温结晶 |
② |
二氧化碳(氯化氢)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洗气 |
③ |
乙酸乙酯(乙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分液 |
④ |
氯气(氯化氢) |
饱和氯化钠溶液 |
洗气 |
A.①③ B.①④ C.只有② D.③④
在25℃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质量的Na2SO4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逸出 mol气体,同时有wg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
X |
Y |
Z |
初始浓度/mol·L—l |
0.1 |
0.2 |
0 |
平衡浓度/mol·L—l |
0.05 |
0.05 |
0.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化学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a+)=2c(HS—)+2c(S2—)+c(H2S) |
B.c(Na+)+c(H+)=c(OH—)+c(HS—)+2c(S2—) |
C.c(Na+)>c(S2—)>c(OH>c(HS—) |
D.c(OH—)=c(HS—)+c(H+)+2c(H2S)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在25℃时,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l×l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 |
B.K+、Na+、Cl—、NO![]() |
C.K+、Na+、Cl—、[Al(OH)4]— |
D.K+、N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