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如下反应:2A(g)+2B(g)
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1途径Ⅱ: 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1 和6 mol·L—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
B、达到平衡时,途径I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
C、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D、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
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
|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
|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
|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
|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
|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比例模型: ![]() |
B.醛基的电子式:![]() |
C. 的名称为:2,4,4-三甲基-1-戊烯 |
| D.乙酸、葡萄糖、淀粉的最简式均为CH2O |
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
|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
|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
| D.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溶解度数据判断煮沸Mg(HCO3)2 溶液得到的产物是Mg(OH)2而不是MgCO3 |
| B.用pH数据推测不同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水解程度的大小 |
|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
| D.用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