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
材料一:
图:2010-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及外汇储备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中国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30%,居世界第一。
表:2012年、2014年中国五大产业产能利用率状况(%)

 
钢铁
水泥
电解铝
平板玻璃
船舶
2012年
72
73.7
71.9
73.1
75
2014年
71.9
低于70
70
63
60

注:产能利用率是指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国际产能利用率正常水平为81-82%左右。高于85%表示产能不足,75%以下表明产能过剩严重。
材料二:“一带一路”涵盖欧亚非50多个国家,涉及人口占全球63%,区域经济量占全球29%,其中发展中国家居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差,提升空间巨大。很多国家缺电、缺道路、缺资金,互相间的交往不顺畅,发展差距大。
材料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中国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率先提出的,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路精神,积极推进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要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重点圈定西北、东北、西南、沿海、内陆等18省市,明确各自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应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开展文化交流的依据。(10 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从党的十六大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党的十七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切实抓好落实。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主要有: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施“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政策,从源头堵住污染;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启动十大节能工程等。
1、联系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党和政府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正确性。
2、说明材料二中,国家采取的措施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3、请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显示的认识论信息。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回顾7年的奋斗历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能够取得成功,靠的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持续快速增强的综合国力、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靠的是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的原因。
(2)上述材料中,胡锦涛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成渝两市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快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普遍性的发展道路,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的有益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国务院对成渝两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

辨析: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浙江省纺织行业出口严重受阻,经营困境日益凸显。面对严峻考验,该行业众多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逆势而上,A企业就是其中的一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企业2008、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状况比较


品牌
科技
投入占
产值
比重
商品种类
销售区域
及比重
产值
(万元)
利润
(万元)
贴牌生产
自主品牌
类型
品种
美国
中东
国内
2008年第一季度
80%
20%
1%
3
18
80%

20%
800
50
2009年第一季度
40%
60%
5%
5
46
20%
30%
50%
900
110


材料二: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A企业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针对生产科技含量提高而部分职工难以适应的现状,企业积极实施“重技能、提素质”系列培训计划,促使员工较快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了“危机中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我为企业创效益”等活动,引导员工树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近一年中员工们为企业的发展纷纷献计献策,仅合理化建议就为企业创造了超过100万元的经济价值。事实证明,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1)分析材料一,指出A企业的变化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A企业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成功走出困境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