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已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
仔细观察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不包括
A.颁布《法典》 | B.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
C.远征俄罗斯 |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上海 | B.广州 |
C.海南 | D.厦门 |
右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的粮票。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
B.它是物资极度匮乏的表现 |
C.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
D.改革开放后,它相继被取消 |
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