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刘大钧《国民所得》一书估计:中国国民生产值,1934年为213亿元,1935年为237亿元,而1936年为259亿元,明显超过前两年。工业方面,1936年,工业品总产值为1227400万元,比1935年的1104100万元,增加了11.1%。此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
B.国民政府的鼓励政策 |
C.抗日战争的爱国热情 |
D.经济危机时西方国家无暇侵略 |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王守仁 | B.陆九渊 |
C.李贽 | D.黄宗羲 |
右图中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明州、登州是唐代著名的大城市。由此可以获取的最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经济中心不再是政治中心 |
B.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
C.扬州和广州为超越两都的政治经济中心 |
D.开放的对外政策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
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
C.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 D.男女分工明确 |
西方的学者这样评价秦朝及统治者:“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C.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D.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
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问题 |
C.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 |
D.都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奇迹,消除了经济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