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19世纪,英、美、法、德先后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其主要共同点是(     )

A.议会成员均由选举产生 B.议会均拥有立法权
C.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 D.国家元首均有实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lO.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

A.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
C.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D.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分封制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蒙古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C.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方式

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A.资政新篇 B.扶清灭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