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一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B.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D.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法国《人权宣言》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以歌颂人间的完美、鞭挞丑恶为题材的作品是()

A.《悲惨世界》 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 D.《基督山恩仇记》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A.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