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 B.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
| C.此时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
| D.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西装②电话③无线广播④电影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④①②③ |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
|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
|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 衣食住行 |
68 |
23 |
| 书籍教育 |
23 |
32 |
| 娱乐享受 |
9 |
45 |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
|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