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最可能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存天理,灭人欲
C.因信称义致良知
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这主要说明了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特别沉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军观摩组成员谢伟思说道:“中国战后的最大需要,就是发展经济,但中国缺乏独立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的资本主义基础。希望美国能和中共进行经济合作。”这表明

A.毛泽东考虑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毛泽东意识到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毛泽东希望中国能得到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毛泽东表达了战后中共和美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设想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19世纪90年代中国)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麻制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洋布销售渗入农村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据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建议,市舶司领班凡是能招引来外国货船、收取海关税达5万贯、10万贯的,据其数额相应提高级别待遇。阿拉伯客商罗辛贩来乳香价值30万缗,领班蔡景芳招徕外国货船,收税98万缗,都补了低级武官。材料说明

A.政府发展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
B.市舶司的领班为了提高自己待遇而招徕外国货船
C.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崇尚洋货,追求奢华
D.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国家财政收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