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     )

A.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
B.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华沙条约组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和技术转让的三分之一。”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20世纪4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对战后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向各国提供贷款促进各国经济恢复
B.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贸易自由化
C.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构建了制度框架
D.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经济援助

“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的产品,可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这说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超过了现实生活的需要
B.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C.资本家为了赚取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D.广大民众满足现实生活,不想过多购置消费品

在1980年8月召开的全国五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上,《特区条例》获准通过。对此,《纽约时报》评论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与《特区条例》紧密相关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香港问题的谈判
C.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D.加入WTO的决策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