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下列图表, 1927-1937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洋务企业的刺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D.商品经济的发达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

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B.已经使用牛耕
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D.社会秩序混乱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不断变化
B.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不断演进
C.小农经济的日益成熟
D.土地制度的不断改变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牛顿取得的成就与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勤奋的探索精神分不开。后人将牛顿的研究方法总结为

A.“综合法” B.“假说演绎法”
C.“演绎一归纳” D.“归纳一演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