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党人员数变化的材料

年份
1923年6月
1927年4月
1927年8月
1928年6月
1932年
1937年初
党员数
432
5.7万
1万多
4万多
30多万
4万多

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两次人数大大下降,其中第二次下降的原因是
A.“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灾难 B.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破坏
C.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革命 D.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屠杀

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等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发表以上言论的意图是

A.批判新旧调和的主张,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B.否定传统政治伦理,建立民主制度
C.抨击传统伦理纲常,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反对儒家等级观念,调和中西文化的冲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