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斯大林体制 |
明代晋商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清代乾隆时期,山西浑源、榆次两个州县的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当时,这一社会现象 ( )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 |
C.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
D.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积聚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 B.抑商、禁海 |
C.重农抑商 | D.保护生态资源 |
清代,除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C.官窑生产完全被民窑生产取代 |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C 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D.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省份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1 |
1 |
4 |
1 |
1 |
1 |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1 |
1 |
2 |
4 |
2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4 |
7 |
1 |
A.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B.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