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图相关信息,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被纳入生产合作社的轨道 | B.是对私有工业的和平改造 |
C.采取公私合营的经营方式 | D.国营经济建立的必经之路 |
19世纪末期,美国垄断资本的发展造成美国产业的恶性竞争、政治腐败、贫富差距等严重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西奥多·罗斯福进行改革,在1903年解散北方证券公司,并在当年成立商业劳务部核查公司财务和情报,为反托拉斯(一种垄断形式)起诉提供材料,还拨款50万美元作为反托拉斯经费。这反映了()
A.垄断组织已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
B.目的是为了整顿经济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
C.旨在全力打击垄断组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
D.加强国家干预,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大公报》撰文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
C.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
B.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
C.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
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以下是1840-1956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