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自诛胡、汪之后,遂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下列说法符合材料的是( )
| A.明太祖废除丞相正式建立内阁制 |
| B.内阁是六部之上的中央行政机构 |
| C.明朝内阁长官称宰相 |
| D.内阁权势逐渐加大并带来祸患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 A.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 |
|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
|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
|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
历史学家斯塔诺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D.荷兰夺去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 |
以下是英国中央财政支出表。这一时期英国中央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投资科研,推动工业革命 | B.议会改革导致行政开支过大 |
| C.政府镇压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 D.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耗资巨大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如果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样也不可能也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地理大革命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开始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起点 | B.直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
| C.提供了英国工业革命所需的一些条件 | D.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