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二是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三是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日本在1931-1945年期间犯下的“反人道罪”是( )
| A.建立伪满洲国 | B.制造卢沟桥事变 |
| C.推行奴化教育 | D.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
“培根(1561—1626年)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材料旨在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
| A.传播了地圆学说,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
| B.导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
| C.为启蒙运动倡导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材料所描述的这部法律()
| 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 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
| C.主要维护了平民利益 | D.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区域采取的相同的对外开放举措有()
①创办经济特区②设立开放城市③开辟经济开放区④成立自由贸易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体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构架,第二个飞跃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建立到迈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基本轨道。下列与“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建立”、“迈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基本轨道”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 A.辛亥革命、1954年宪法颁布、“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
| 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制定、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
|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颁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制面粉输入值的数据统计(单位:元)。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通商口岸大量开放 | 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
| C.国际形势急剧变化 | D.民国政府政策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