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胡适、蒋梦麟曾指出:“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由此可见,胡、蒋两位教授( )
| A.不赞成学生牺牲学业的罢课行动 |
| B.主张青年学生要积极干预政治 |
| C.赞赏中国国民的政治素养 |
| D.认为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 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 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
| 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20~30年代,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
| 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达错误的是
|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
|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D.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实际需要 |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的支持 | B.有利的国际环境 | C.社会性质的改变 | D.民族独立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