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政权的经济政策迭生变化:1918年起,列宁实施激进的共产主义,到1921年改行“新经济政策”;1928年后,斯大林则推动一系列的“五年计划”。从上述政策的结果评估,1917年到1928年,苏联的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处于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
C.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
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是
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 | B.元曲、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元曲 | 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 |
某书友到旧书市场去“淘宝”,见到一本章回小说,封面已经没有了。小说通过爱情的纠葛变化,家族的盛衰兴亡,反应了社会人际关系,展现了时代风尚面貌。这本小说是
A.《西游记》 | B.《水浒传》 | C.《三国演义》 | D.《红楼梦》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 B.人文主义传播 |
C.社会上层倡导 | D.商品经济发展 |
一位游客在参观中国古代绘画展时,看到“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介绍,他看到的作品是
A.汉《人物龙凤图》 | B.唐《步辇图》 | C.宋《清明上河图》 | D.元《墨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