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
|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
|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
|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艺术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下列的作品与这种风格一致的是
①《人间喜剧》 ②《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③《自由引导人民》 ④《红与黑》 ⑤《拾穗者》
|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20世纪30年代,一位艺术批评家在批评某一画派时说:“他们画的是一堆堆由色彩暗淡的平面组成的几何图形,完全没有和谐。”他所指的是现代主义美术中的
| A.浪漫主义画派 | B.印象画派 | C.立体画派 | D.现实主义画派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其中1912年的是
|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邓小平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倾向”。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一指示精神的是
|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 C.“八亿人口八个戏” | 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 第一次 |
晚晴的留学热潮 |
① |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② |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
科技救国 |
| 第四次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③ |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
创业立业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