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十二五”关键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
主题词 |
“一五”(1953~1957) |
自力更生、工业增速 |
“二五”(1958~1962) |
大跃进、赶英超美 |
“六五”(1981~1985) |
走向改革开放 |
“八五”(1991~1995) |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
“九五”(1996~2000) |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
“十五”(2001~2005) |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 |
改革开放、![]() |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
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 |
C.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 |
D.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 |
19世纪末,有人曾惊叹道:“在1870年以后你就无法编写英国经济史了”。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
B.帝国主义忙于重新瓜分殖民地 |
C.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衰落 |
D.英国已经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
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西欧各国工人缺乏基本的政治权利,工人武装起义不断爆发;19世纪后期,许多西欧国家相继承认了工人阶级的基本政治权利,工人运动则倾向于以和平、合法斗争为主了。这表明()
A.西欧各国已演变成为“人民资本主义” |
B.工人阶级可以通过改良道路取得胜利 |
C.有序的政治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D.西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
张老师上课时用PPT展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这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的理解,分别列举出一部法国代表作品。同学们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正确的是()
文学艺术流派 |
||
特点 |
1.偏重主观、表现 2.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
1.偏重客观、再现 2.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 |
A.《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
B.《百年孤独》、《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
D.《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
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中可以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 |
B.物理学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
C.侧重于逻辑推理和理论概括 |
D.数学成为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