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我们的大会闭幕之后,我们就要上战场去,根据大会的决议,为着最后地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文中的“大会”是指中共召开的
| A.二大 | B.七大 | C.七届二中全会 | D.八大 |
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
| 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
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
| 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 | B.词走向衰落 |
| 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 | D.词走向世俗化 |
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 B.从世官制到察举制 |
| 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 D.从分封制到郡国制 |
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
| A.确立皇帝制度 | B.统一货币 | C.统一度量衡 | D.统一文字 |
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这一论述表明
| A.荀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 B.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 |
| C.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 | D.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