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
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 |
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 |
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
C.观看电影成为上海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
D.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生产关系的变革 | D.金融资本的发展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
A.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
B.发动群众,全面抗战 |
C.依赖国际援助,持久抗战 |
D.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商品输出的要求 | B.垄断贸易的要求 |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 D.资本输出的要求 |
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
C.对抗其他的国家集团 | D.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