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正确的有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时间
人口(百万)
粮食总产出(千吨)
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千克/公顷)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0
40.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60.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73.7
1840

 
①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玉米、马铃薯等品种的引进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B.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C.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主旨是()

A.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
C.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D.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一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各项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