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
A.迫切的救亡心情 | B.科学的强国主张 |
C.理性的皇权意识 | D.盲目的媚外心理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
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平均地权 ③节制资本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胡适认为:“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这突出体现了胡适的什么观点
A.国人应该尊重中华文明 | B.中华文明来之不易 |
C.文明是不断进化的 | D.社会变革不宜操之过急 |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读者对象的刊物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反映了变革、求进的诉求,这里的“变”主要是
A.变革教育制度 | B.变革政治制度 |
C.变革思想观念 | D.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初步认识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