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创新的世纪”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具有理性和自由的色彩
②都重视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生活的幸福
④都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45—1948年间,英国颁布和实施了《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案。这反映了英国()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B.重视提高国有化程度 |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 D.优先发展煤炭工业 |
罗斯福政府先后颁布《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动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此举是为了()
A.推行凯恩斯主义,改变发展模式 | B.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结构 |
C.强化政府职能,实行混合经济 | D.保障有效需求,稳定经济运行 |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
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算有所增长。这说明文革时期( )
A.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 | B.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 |
C.经济发展慢于三大改造时期 | D.政治运动没有影响经济发展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