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创新的世纪”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具有理性和自由的色彩
②都重视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生活的幸福
④都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按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观点,应为:
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④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⑤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④③⑤ |
C.②①⑤④③ | D.②④①③⑤ |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共的“新三民主义”,即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1905年,孙中山明确把“平均地权”作为民生主义的核心,并解释其含义是:核定天下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土地增值归国家所有,以防止贫富悬殊而实现国民共享国家财富。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的精神
②关注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
③注重缩小贫富差距
④彻底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是广州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年——1904年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维新派与保守派比的不是谁更‘新’,而是谁更‘旧’。只有更旧的学问,才能在理论上吻合‘孔子’的思路。”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海国图志》 | B.《新学伪经考》 |
C.《变法通议》 | D.《天演论》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文文化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