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国高校招生9万,1956年招生18.5万,1958年招生26.6万,1960年招生32.3万。1960年代初,又开始精简教工和学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大跃进运动影响 |
B.反右派运动影响 |
C.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D.大跃进运动和八字方针的提出 |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
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
A.《强学会叙》 |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C.《论持久战》 |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这次讨论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B.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D.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在欧洲大路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56年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
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D.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