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普通百姓和工场女工甚至9岁儿童从圣经中懂得的真理要比不读圣经的教皇多得多。”这反映出他主张( )
| A.反对信仰基督教 | B.教皇应该享有权威 |
| C.《圣经》代表着理性 | 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
读世界工业平衡变化表(1860—1980)(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分析正确的是
| 1900年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 1980年 |
美国 |
日本 |
苏联 |
德国 |
A.随着工业革命的传播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B.美国和德国能够后来居上得益于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
C.法国与英国由于政府全面干预经济而丧失领先地位
D.日本和苏联的崛起得益于二战后对对军国主义的改造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这表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基于
| 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 B.强大的工业实力 |
| C.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 D.国际贸易准则 |
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起源》(1871年),阐发了他奠立于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的进化论,并将其用于解释人类的起源。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A.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觉醒 | B.为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辩护 |
| C.为殖民地解放提供思想武器 | D.达尔文否定了神造世界说 |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里“新的、不同类型”主要是指
| A.民主共和制 | B.联邦制 | C.邦联制 | D.总统制 |
《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
| A.重视道德 | B.重视契约 | C.重视自由 | D.重视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