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学者指出“公元十世纪以前,黄河的水流基本上安稳而平静,而东汉至唐末,仅有四十个年分有决溢的记载;但唐末至近代,黄河大小决溢达一千五百余次,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关黄河的变化,下列解释何者妥适?(      )

A.古代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森林、草原比较完整。唐代以后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唐代以后,历史重心往东移,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荒废,逐渐淤塞,泥沙集于黄河
C.安史之乱后,南方各方面的发展均超过北方,水利工程集中于南方,黄河已遭遗忘
D.黄河的决堤是因农民与水争田,不断在河边修筑围田、圩田,破坏自然生态的结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学良虽痛感‘国难、家仇集一身’,但不得不表示‘一切听从中央办理’”。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导致

A.张学良失去了兵权 B.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东北三省沦亡 D.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晋察冀根据地 D.陕甘宁边区

图1是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新三民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 D.建立民主共和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