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学者指出“公元十世纪以前,黄河的水流基本上安稳而平静,而东汉至唐末,仅有四十个年分有决溢的记载;但唐末至近代,黄河大小决溢达一千五百余次,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关黄河的变化,下列解释何者妥适?(      )

A.古代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森林、草原比较完整。唐代以后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唐代以后,历史重心往东移,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荒废,逐渐淤塞,泥沙集于黄河
C.安史之乱后,南方各方面的发展均超过北方,水利工程集中于南方,黄河已遭遗忘
D.黄河的决堤是因农民与水争田,不断在河边修筑围田、圩田,破坏自然生态的结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在苏联改革中,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的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A.破坏了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B.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
C.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D.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创立者是

A.亚当 斯密 B.凯恩斯 C.罗斯福 D.列宁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对美国开出应对“大萧条”的良方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以供给创造需求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