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材料二 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
材料三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则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实施其“存百姓”思想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并据材料一、三,指出孔子和唐太宗提出或实行其治国理念的根本目的。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唐太宗实行其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他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以上一段话是丘吉尔的一段演说词。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
B.两大阵营应该和平相处 |
C.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
D.欧洲联合起来,应对苏联威胁和美国控制 |
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 B.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
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D.以暴力革命为主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A.美英法 | B.英法俄 | C.美法德 | D.英法德 |
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国家的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 )
A.美国、法国、德国 | B.美国、英国 |
C.德国、美国 | D.法国、德国 |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
C.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