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 B.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被战争打破 |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 | 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的破裂 | 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 |
“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其代表性事件是
A.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 | B.美国扶持蒋介石打内战 |
C.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发表 | D.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
二战爆发前,英法所推行的绥靖政策的实质是
①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④德国攻势猛烈,英法以守为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其霸权的工具 |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
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 |
D.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这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