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_____号与____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_____号与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_____号与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_________。
Ⅰ.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系谱图。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
(1)该遗传病是由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
(2)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Ⅱ3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8和Ⅲ10婚配,他们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机率是。
Ⅱ.玉米植株的性别由两对基因(B和b,T和t)的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存在 (B___T___) |
T存在,B不存在 (bbT____) |
T不存在 (B___tt或bbtt) |
性别 |
雌雄同株异花 |
雄株 |
雌株 |
⑴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⑵基因型为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⑶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请写出该杂交的遗传图解。
通过实验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速度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酸碱度通过影响进而影响了酵母菌酒精发酵速度。
⑵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物质)的生成量,就可发现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速度的影响规律。检测该物质生成量的方法是
。为使实验结果科学准确,需控制好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
⑶请用坐标曲线表示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速度的影响规律。
下图为光合作用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某细胞中的叶绿体产生的a物质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需要穿过_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⑵如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突然将d降至极低水平,则小麦叶片中的C3的含量会突然减少,其原因是
;若降低d的同时,又停止光照,则不会出现C3含量突然减少的现象,其原因是
。
下图是某一种生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细胞处于分裂的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
⑵图B细胞处于分裂的期,此细胞的名称是
。
⑶图C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1)若已获取耐盐基因的mRNA,可通过获取PG基因。
(2)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处,
DNA连接酶作用于处。(填“a”或“b”)
(3)若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如图23-甲所示,请在图23-乙相应位置上,画出目的基因两侧的黏性末端。
(4)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法。
(5)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技术。
(6)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导入是否成功,又要用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7)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科学家成功地把耐盐基因嫁接到水稻的DNA分子上,其物质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