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埃博拉(Ebola)是一个病毒家族,2014年流行于西非的那种埃博拉病毒、“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烈性传染病,感染者死亡率高达50%-90%。10月20日,美国相关机构发出了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最新消息,该病毒疑似已经变异,且传染性更高。这也是继SARS后,最强的一种传染性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博拉病毒与蓝藻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埃博拉病毒易发生变异,与噬菌体比较,二者的遗传物质完全水解后形成的产物有2种不同
C.埃博拉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是比细胞还微小的生命结构层次
D.埃博拉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核酸、原料、场所、能量等通过分裂产生子代病毒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这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C.细胞的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癌症可以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显著特点的是()

A.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B.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C.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D.在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

A.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C.下一细胞周期开始于图②时期的结束
D.图①时期细胞中的中心粒移向两极

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B.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可以证明C原子的转移途经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C.用32P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可以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D.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可以用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