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员研究了不育剂EP-1对当地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影响。3月初在试验区投放不育剂饵料,对照区为自然状态;3月一10月间定期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和幼体(0 -1月龄)比例,研究期间长爪沙鼠迁入迁出情况不明显,忽略不计。其中幼体比例统计结果如下图:

(1)若投放灭鼠剂,有毒物质会沿着____________渠道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影响生态安全。
(2)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时,在0.5 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 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因此估算值偏__________。
(3)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EP-1含有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_____________(器官),使雌性长爪沙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显著降低。
(4)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_____、出生率总体水平____。
(5)长爪沙鼠喜居于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常见于荒漠草原,其体内            激素水平一般较高,这是                      的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与该精原细胞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曲线表示 的数量变化,B点后的细胞名称是
(2)图2中,细胞 处于图1中的OB段(不含B点)。
(3)图2中,细胞甲中有染色体 个,细胞丁中有染色单体 个。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 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4)图2中,丙细胞处于 期。判断依据是

下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病。
(4)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_________。
(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_____次。若刺激C点,电流计B将偏转______次。
(3)如果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
(4)已知④中的某物质可使突触后膜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
(5)突触前膜是________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相关因素,某生物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每隔三天,将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并不断检测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a表示__________激素,曲线b表示__________激素。
(2)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合成激素的量与其体积成__________关系。
【实验二】每隔三天,向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体内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同时检测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重复多次.结果发现两种激素含量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当乙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就会__________(增多、减少),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使其含量上升.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__________(增强、抑制)垂体和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含量下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

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有②和③,还有______ (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和温度。
(3)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着__________物质。
(4)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肝脏细胞,A与B相比,________的CO2浓度较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