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研人员向野生型拟南芥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Ds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致被插入基因突变,筛选得到突变体Y。因插入导致某一基因(基因A)的功能丧失,从突变体Y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
(1)将突变体Y自交所结的种子用70%酒精_____    ___处理后,接种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由于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植物黄化,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的幼苗颜色为绿色,则可确定植株DNA中含有______    __
(2)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的自交后代,绿色幼苗3326株、黄色幼苗3544株,培养基中突变体Y的自交后代结果表明相关基因______     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
(3)研究人员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以检测突变体Y产生的__________  ____,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测交亲本
实验结果
突变体Y(♀)×野生型(♂)
绿色:黄色=1.03:1
突变体Y(♂)×野生型(♀)
黄色

由实验结果可知,Ds片段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会导致____                __致死,进而推测基因A的功能与______                __有关。
(4)提取突变体Y的基因组DNA,限制酶切割后用_______          _连接,依据Ds片段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_____           ____,进一步测定其序列。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mg /100 cm叶·h(精2确到0.1)。
(3)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CO2浓度,小麦的光补偿点 (大于、等于、小于)3千勒克司。
(4)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②验测得c≈d,说明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这种做法 (可行、不可行),理由是

回答下列生物与环境的问题:
Ⅰ.福寿螺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极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某地区创建出如图1所示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防治福寿螺;图2是科研人员绘制的福寿螺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1)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2)福寿螺在第二十年出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该外来生物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Ⅱ.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3)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 。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仅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回答下列与遗传相关的问题:
Ⅰ.某地生活着一种植物,其叶片形状有圆形(A)和针形(a)。若a基因可使50%的花粉致死,则基因型Aa的植物间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植物雌雄异株(2N=24),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隐性基因a纯合时能够使雌性植株变为雄性植株,但变性植株不可育,雄性植株中无此效应。该植物叶形有披针形和窄披针形两种,由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雄性植株和一雌性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

(1)测定该植物的一个基因组需测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可育雄性植株的细胞中可能具有的Y染色体的条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若亲本雌性植株为窄披针形,F1中雌雄植株随机交配,则F2中雌雄植株的比例为___。

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利用人工气候室、CO2测定仪等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如甲、乙图所示。丙图为某成员绘制的水稻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甲图结果可知,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2)科研小组进行甲实验中测定光合速率时每天选定在8:30~11:30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
(3)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实验需要在保证施氮量相同及__________等条件下进行。
(4)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M点时,可以发生丙图中的哪些过程?___________ (用丙图中字母表示)。在40℃~60℃范围内,随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上述实验,若想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回答出两项即可)。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
(3)该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了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本地
AA
51%
57%
aa
11%
17%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某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________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