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受北冰洋气流影响 |
| 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部和西部的气候不同 |
| C.高技术工业集中在东南部 |
|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专门化程度低 |
关于救灾应急预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救灾应急预案属于灾前准备 |
| B.应急预案是由国家紧急救援队制订 |
| C.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高速高效 |
| D.救灾应急预案不包括灾后恢复方面 |
在自然灾害中防灾、救灾的首要防救对象是()
| A.人类 | B.财产 | C.自然环境 | D.环境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回答第29、30题。中国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持续性、阶段性 | B.共同性、公平性 |
| C.公平性、持续性 | D.共同性、阶段性 |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是()
| A.政府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
|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
| C.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程实行清洁生产 |
| D.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 |
图12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季10—3月,b季6—9月)。读图,回答第27、28题。
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是()
| 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月至9月略多 |
| B.6月至9月为旱季,10月至3月为雨季 |
| C.达卡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在1500毫米以上 |
| D.雨季降水量自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增加 |
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A.降水变率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 B.雨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 |
| C.降水量较多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 D.旱季持续时间长利于作物成熟 |
图11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5、26题。
该区域I阶段到Ⅲ阶段()
|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 B.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
| C.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 D.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
影响该地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与市场 | B.技术与交通 | C.劳力与地价 | D.气候与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