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82年和201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12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12年的低 |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12年的高 |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12年的多 |
与1982年相比,201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
读我国某省区农业景观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此景观在下列哪一省区中最常见
A.河北 | B.广西 | C.江苏 | D.黑龙江 |
该省区常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地表塌陷 | C.水土流失 | D.湿地破坏 |
下图所示的圆为一条纬线,M点为某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M、N两点的经度差为6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若N点为北半球某地夜晚2时,则
A.M点的昼长为8小时 | B.此时N点处正值日落 |
C.M点的昼长为20小时 | D.此时M点处正值中午 |
某日图示纬线的最大太阳高度为77°,M点地方时为5时,N点处于白天,此时N点的太阳高度约为
A.33° | B.30° | C.60° | D.44° |
甲、乙两地≥10℃积温分别在3400℃、4500℃以上,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对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种植春小麦、乙地种植冬小麦 |
B.甲地在牧区、乙地在农区 |
C.甲地年降水量集中在春季,乙地集中在夏季 |
D.甲地农作物二年三熟、乙地一年二熟 |
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 B.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
C.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 D.宁夏平原、江汉平原 |
读等值线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的等值线所表示的要素可能是
A.降水量 | B.距海里程 |
C.海拔高度 | D.太阳辐射量 |
关于上题所述要素对图示区域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 |
B.使本区的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 |
C.造就了大面积的平原地形 |
D.海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 B.太平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印度洋板块 |
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A.陆地边界 | B.生长边界 |
C.消亡边界 | D.海洋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