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 A.13.5℃,12.5℃ | B.22.5℃,13.5℃ |
| C.22.5℃,14.5℃ | D.13.5℃,14.5℃ |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 B.198米 |
| C.298米 | D.601米 |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
|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 D.H地比B地降水多 |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题。
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读下图,回答题。
若该图表示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1∶3(阴影部分表示今日,空白部分表示昨日),则北京时间为( )
| A.0时 | B.2时 |
| C.16时 | D.18时 |
若该图中圆表示某纬线上夜长与昼长的比例正好是1∶3(阴影部分表示夜长),且为该地夜最短的一天,则该纬线上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 B.高温少雨 |
| C.温和湿润 | D.温和少雨 |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a、b表示等温线,图中长宽分别为6cm和4cm。读图回答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
| A.北半球山脊 | B.北半球山谷 | C.南半球高原 | D.南半球山谷 |
图中海拔高于15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068km2 | B.0.068km2 | C.0.68km2 | D.6.8km2 |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答题。
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处于( )
| A.25 ℃以上 | B.15 ℃以下 |
| C.20-25 ℃之间 | D.15-20 ℃之间 |
关于图中B、C、D、E四点的正确说法是( )
A.B处气温高于C、D两处,原因是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暖流影响
B.B处气温低于C、D两处,原因是B处地势高
C.B盐度低于E,原因是B海区附近有径流注入
D.B盐度高于E,原因是B海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和洋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