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9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内流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读咸海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咸海水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工业发达,酸雨侵蚀 B.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C.过度引水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

咸海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含盐沙尘危害居民健康 B.气温年较差加大
C.陆地面积加大,人口增多 D.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灾害频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以下两题。

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山东  B.甘肃   C.广西  D.内蒙古

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 600元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四个城市中 (  )

A.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
B.首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小
C.东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该国人均水平
D.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国人均水平

影响上述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交通网络 D.产业结构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城市高速铁路通车后,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②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10年11月12日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全线开工,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正线全长16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防因素 D.科技因素

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沪杭高铁建设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分别是 (  )

A.地势起伏、河网密布 B.穿山越岭、地质复杂
C.沼泽广布、干旱缺水 D.高寒缺氧、气候湿热

沪杭高铁开通带来的影响有 (  )
①沪杭两地间的航空运输量增加 ②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④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对外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 629千米,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土壤、地形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