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 7~9月流量最大。
材料二 观测发现,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
(1)描述甲国的主要地形特征。
(2)根据材料一和相关知识,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内容,比较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水利工程作用的异同。
(4)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图1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
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
C.热量丰富 |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
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正以 、 、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3)上图中在经济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
(4)针对上题中的问题解决措施有 。
2008年初,燃烧了35年的首钢四号高炉正式熄火,标志首钢搬迁工作正式开始。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曹妃甸是首钢新厂址。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 、 、 等。
(2) 首钢搬迁并不是为了()
A.提高首都大气环境质量 | B.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首都就业率 |
C.减轻首都资源供给压力 | D.改善首都交通状况 |
(3)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
节流: 。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9—80 |
80 |
75—60—50 |
98—89—80 |
≥90 |
70 |
100—95—90 |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 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的治理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至少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