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一带”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如下图):
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主要包括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
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新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1)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修建铁路时主要会遇到的困难?
(2)“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3)根据材料二说明“一带”中新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及由此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发展新疆的经济?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该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1000公斤,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5倍,商品率达到60%,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荒漠分布的一般规律。
(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没有形成沙漠,请解释原因。
(3)分析F地荒漠直逼海岸的原因。
(4)H国被称为“无流国”,计划从南极运冰川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 ,它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它分布在山区的 。
(2)从地质构造上看,②处属于 构造,它是由于 而形成的。
(3)在①③处中,沉积物颗粒最大的是 ,理由 。
(4)在该区域河流的侵蚀方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中下游地区凹岸_________,凸岸_________。
(1)该海域位于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
(2)图中a、c洋流,分别是 风和 风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 ____渔场,它位于d和___________ ____寒流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 。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简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北半球______(夏季或冬季)气压分布状况。每年春分至秋分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长短变化,先变___ ___,后变___ ___。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 ___,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 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
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 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 ___为主要特征.
(4)夏季,D处盛行___ ___风,形成原因是___ ___;受此季风的影响,印度的气候特征是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