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
| 地主和富农 |
占乡村人口不到10% |
占有土地70-80% |
| 贫农、雇农和中农 |
占乡村人口90% |
占有土地20-30% |
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
| B.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 |
|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
| D.11、12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到临安做生意,见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商客来往不绝,他不可能经历的选项是
| A.上午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
| B.午餐吃的是米饭和用玉米做成的窝窝头 |
|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
| D.晚上到临安夜市吃夜宵 |
宋辽边境“生育番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澶渊之盟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 D.宋辽统治者都趋向腐朽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政策的调整 |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
|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 D.南方贸易发达 |
为实现对全国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
| A.行省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三省六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