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不减反增,这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是基于(  )
①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功能
②消费热点对生产调整和新产业成长的导向与拉动作用 
③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   
④民生财政对消费扩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今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
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从2009年起已逐步推开,2020年前将基本实现全
覆盖。从认识论看,这一过程体现了

A.矛盾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过程
B.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C.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发展过程
D.事物由曲折到前进的发展过程

当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用理论指导实践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层面全面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能更好地指
导人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观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C.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
D.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
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
过55万亿元。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自主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客观实在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