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期间,一位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引起舆论的关注,文中提到“知识的无力感十分强烈”引起热议。要使知识“有力”,必须( )
①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
③把科学理论作为行动的依据
④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A.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 B.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
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 D.真理是客观的 |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 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的观点的妙言警句是()
A.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
B.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 |
C.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D.不怕慢,就怕站 |
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