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土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体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卷)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静既含动动不舍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

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 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C.唯心主义、辩证法、二元论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谒山》中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这两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D.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菜根谭》中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 B.主观可以决定一切
C.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